4 月 22 日下午,中国书法学院在教 9-414 举办“书法临摹的传承逻辑与创作突破路径探析”主题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学院研一研二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由2023级研究生齐殿涛主持。
活动伊始,中国书法学院2023级研究生安星霓和陈艺涵分别做了“书法临摹的传承逻辑与创作突破路径探析—以北魏楷书为例”、“书法临摹的传承逻辑与创作突破路径探析—以东汉碑版隶书为例”的主题发言。安星霓从还原北魏楷书本真的角度,对魏碑的临摹进行分析,并从临摹到创作的阶段展开论述。她主要分析了临创转换中面临的两个问题:临摹对象选择及像与不像。她认为临摹要先专后博,并详细介绍了拓展式临摹和对照式临摹的具体方法,从而实现从临摹到创作的自然过渡。陈艺涵从隶书临摹,以及如何透过刀锋看笔锋、碑简融和、书法与设计结合等几个方面对书法临摹与创作突破的路径进行了一定的个人思考。他认为书法不应单单是阳春白雪更应当是下里巴人,不应当只在展厅中束之高阁,更应当融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创新。两位同学的发言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充分展示了学院研究生在书法临摹与创作转换中的深入思考与实践成果,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广泛共鸣。

随后,中国书法学院党委书记王若鸿、副教授雷雨对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的点评。王若鸿从书法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角度,对安星霓和陈艺涵的发言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她们的发言不仅体现了扎实的书法功底,更展现了良好的学术素养和创新意识。他指出,书法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基础,而创作则是书法艺术的灵魂。在临摹与创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理解,同时要勇于突破传统,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技法,以推动书法艺术的不断发展。雷雨则从书法技法与审美角度出发,对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指导。她认为,书法临摹不仅要注重形似,更要追求神似,要通过临摹深入体会古人的书法精神和艺术境界。在创作中,要注重书法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通过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传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两位老师的点评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在场的研究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指导和创作启示。

在活动的最后环节,组织研究生们针对书法临摹到创作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对书法临摹与创作的关系、传统与创新的平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有的同学认为,书法临摹是创作的基石,只有通过大量的临摹实践,才能深入理解书法的技法和精神内涵;有的同学则强调,书法创作需要在临摹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突破传统的束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不仅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激发了同学们对书法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深入思考和探索热情。同学们纷纷表示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的书法创作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为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尤凡、高春晓,文/王小利,审核/王若鸿